寄李白

古来文章有能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
我闻当今有李白,大猎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
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登庐山,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余爱此两句: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斯言亦好在。
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
手下忽然片云飞,眼前划见孤峰出。而我有时白日忽欲睡,睡觉歘然起攘臂。
任生知有君,君也知有任生未。中间闻道在长安,及余戾止。
君已江东访元丹,邂逅不得见君面。每常把酒,向东望良久。
见说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明主心。
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承恩召入凡几回,待诏归来仍半醉。
权臣妒盛名,群犬多吠声。有敕放君却归隐沦处,高歌大笑出关去。
且向东山为外臣,诸侯交迓驰朱轮。白璧一双买交者,黄金百镒相知人。
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繁花越台上,细柳吴宫侧。
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养高兼养闲,可望不可攀。
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人传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每往还。
蓬莱径是曾到来,方丈岂唯方一丈。伊余每欲乘兴往相寻,江湖拥隔劳寸心。
今朝忽遇东飞翼,寄此一章表胸臆。傥能报我一片言,但访任华有人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李白》是唐代诗人任华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作体现了任华对李白的赞赏与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身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友人高洁品格的钦佩。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任华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推崇。

《寄李白》中任华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将李白的风采生动地描绘出来。诗中提及李白的豪放不羁与超凡脱俗,以及任华自己与之相遇却难见一面的无奈与遗憾。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赞美诗,而是一次深情的交流,一次心灵上的碰撞。

《寄李白》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关注。这首诗可能是任华在得知李白的消息后所作,反映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诗人之间的交往往往超越了单纯的文字交流,更多的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分享。任华的这种写作方式,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折射出唐代文人群体的社交特征。

从艺术手法上看,《寄李白》展现了任华对古典诗歌形式的掌握。他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丰富,如“片云”、“孤峰”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加深了作品的情感色彩。

在探讨《寄李白》时,还应该考虑到唐代文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那个时代的诗人不仅注重形式美,更重视内容与思想的高度结合,力求通过诗歌来传达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寄李白》便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成就,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寄李白》不仅是任华个人对李白的怀念之作,更是唐代文人之间友情与才艺交流的重要见证。它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友情和文学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重要地位,也为后世研究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