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武士曹归蜀

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
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
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
乌台陟冈送,人羡别时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武士曹归蜀》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返回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政治讽刺、社会观察、个人情感等,其诗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
    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
    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

  2. 诗词赏析

  • 花落鸟嘤嘤,南归称野情:此句通过“花落”与“鸟嘤嘤”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自然景象,随后以“南归”点明了友人的归途,表达了一种归隐自然的情感。

  • 月宜秦岭宿,春好蜀江行:此处“月宜”与“春好”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及其带来的美好感受,同时指出朋友将在秦岭过夜,春日里沿着蜀江前行,透露出诗人对旅途风景的喜爱及对其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 乡路通云栈,郊扉近锦城:最后两句描写了归途中的景象与归程的目的地,用“乡路”与“郊扉”勾勒了一幅归途的风景画,而“锦城”则象征着繁华与安宁,预示着友人归来时的生活状态。

《送武士曹归蜀》不仅是白居易作品中的佳作之一,也是研究唐代文人心态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