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夜直梦忠州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
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书夜直梦忠州》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担任中书舍人期间的梦境体验。下面是对该诗词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上联: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下联: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横批:夜思乡愁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语言平易浅近,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以短篇绝句尤为出色。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诗魔”和“诗王”。
  1. 作品鉴赏
  • 意境之美:白居易通过描绘梦中的场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 情感之深:诗中的“夜思乡愁”,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更是一种对于生活、对于自然、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思考。这种情感深深植根于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
  • 语言之妙:白居易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韵味和艺术感。
  1. 创作背景
  • 白居易在贞元十六年(794年)考取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元和年间,他曾历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等职。然而,由于他的直言进谏,得罪了朝中权贵,最终被贬至江州司马。此后,他在京城任刑部尚书,晚年退居洛阳。尽管遭遇挫折,但白居易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中书夜直梦忠州》不仅是白居易作品中的一篇佳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