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疾来早晚,悬悬将十旬。
婢能寻本草,犬不吠医人。
酒瓮全生醭,歌筵半委尘。
风光还欲好,争向枕前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卧疾来早晚,悬悬将十旬。
婢能寻本草,犬不吠医人。
酒瓮全生醭,歌筵半委尘。
风光还欲好,争向枕前春。
《卧疾来早晚》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体现了作者对疾病缠身的无奈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其直白、质朴的文风著称于世,其诗作多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白居易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秉持着忧国忧民的理念,他的诗歌创作也因此显得格外深沉与有力。
诗歌原文及翻译:
《卧疾来早晚》不仅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艺术才能,更揭示了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后人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