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富阳山底樟亭畔,立马停舟飞酒盂。
曾共中丞情缱绻,暂留协律语踟蹰。
紫微星北承恩去,青草湖南称意无。
不羡君官羡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篇诗作,出自其全唐诗。以下是关于此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都极具影响力,被誉为“诗圣”。白居易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于世,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富阳山底樟亭畔,立马停舟飞酒盂。
    曾共中丞情缱绻,暂留协律语踟蹰。
    紫微星北承恩去,青草湖南称意无。

  2. 诗歌赏析与背景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和对其未来顺利的期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与深情。
  • 自然意象的使用:诗中的自然景物描绘,如“富阳山底樟亭畔”和“紫微星北”,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文风,也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 主题探讨:通过对友情的追念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白居易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国家大义之中,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希望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福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研究唐代文化和文学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