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微之

满帙填箱唱和诗,少年为戏老成悲。
声声丽曲敲寒玉,句句妍辞缀色丝。
吟玩独当明月夜,伤嗟同是白头时。
由来才命相磨折,天遣无儿欲怨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微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以通俗易懂和关注民生著称。《酬微之》作为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白居易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 满帙填箱唱和诗:形容白居易与友人之间大量的唱和诗词,反映出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 少年为戏老成悲: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轻狂与放纵,以及随着时间流逝,对于青春不再的感慨。
  • 声声丽曲敲寒玉:通过声音和音乐的形象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句句妍辞缀色丝:赞美诗词中的词汇和修辞,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
  • 吟玩独当明月夜:独自吟咏时,感受到月光的陪伴,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 伤嗟同是白头时: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由来才命相磨折:指出人的命运和才能常常受到挫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天遣无儿欲怨谁: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即命运的无情和个人愿望的无法实现。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分展示了白居易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青春岁月的回忆。诗人通过对唱和诗词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 艺术手法: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声声丽曲敲寒玉”中的“丽曲”和“寒玉”等,增加了诗歌的美感和深度。
  • 语言风格: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情和智慧。白居易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丰富的变迁和起伏。他的许多作品都透露出对人生、政治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 社会环境:唐代是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白居易的诗歌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百姓的生活状态。

《酬微之》不仅是白居易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也是了解唐代文人生活和文学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