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
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
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
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
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
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
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
《郡西亭偶咏》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诗,属于文学作品。在唐代诗歌的发展史上,白居易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作品原文:
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
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
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
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
作品鉴赏:《郡西亭偶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高洁品格的理想。
《郡西亭偶咏》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精品,也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白居易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世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