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簟色似玉,风幌影如波。
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
前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前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练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前庭》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前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歌通俗易懂,深受人们喜爱。在文学上,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其诗作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诗歌原文:《前庭凉夜》,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庭院景色的七言绝句。全诗如下:“露簟色似玉,风幌影如波。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这首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夜晚庭院中的露台、风扇和月光描绘得栩栩如生。
诗歌特点:《前庭》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历史评价:《前庭》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清代王琦在其《校注李太白诗集》中称赞这首诗“结构巧妙,先扬后抑,结尾含蓄隽永”。此外,清代黄周星在《唐诗笺注》中也认为这首诗“婉丽清深,可入神品”。这些评价都表明了《前庭》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前庭》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继续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欣赏。对于读者而言,理解《前庭》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歌的美,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