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
此时闲坐寂无语,药树影中唯两人。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有“元白”之称,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主张文章要为时事而作,诗歌要为现实服务,提倡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诗句解析:诗中“宫漏三声知半夜”,通过描述时间的声音来表达深夜时分的到来;“好风凉月满松筠”,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清风徐来,明月高悬于松树之间的景象;“此时闲坐寂无语,药树影中唯两人”,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中独自享受这份宁静,身边只有两棵树的影子相伴。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夜晚画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当时白居易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官至刑部尚书。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在仕途不顺之际,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和内心的平静。
艺术特色: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给人以深刻的感悟。他的诗风平易近人,深受读者喜爱,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化影响:《同钱员外禁中夜直》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唐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时代精神。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是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的画面,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细细品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