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山 · 其四 · 枇杷花二首(其一)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七绝。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至九年(814年),当时作者任江州司马,在浔阳江头送客之时所作。

在这组诗中,白居易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东川路上春天枇杷花盛开的景象,同时借花喻人,表达了他与友人元九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以下是其中一首《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中的第二首:

山 · 其四 · 枇杷花二首(其一)

日暮东风春草绿,
枇杷花下复前行。
莫道故园归思切,
他时重到洞房灯。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傍晚时分,东风轻拂下的春草和绿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在繁花似锦的枇杷树下继续前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元九未来重聚的美好祝愿。诗中的“他时重到”暗含着两人将来有机会再次相见的愿望,而“洞房灯”则寓意着温馨的家庭与团圆的夜晚。整首诗洋溢着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