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落花赠崔二十四

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
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要贴近现实生活。在文学上,他主张通俗易懂,被后世誉为“诗王”。他的诗歌以真实感人著称,与元稹并称“元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2. 原文及翻译:原文如下:“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白话译文为:风吹雨打,花朵纷纷扬扬,落在树下却显得稀疏。傍晚时分,我独自怅然若失地凝望着那落花。

  3.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中后期,当时白居易经历了仕途的波折,从翰林学士贬至江州司马。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易逝。因此,他对自然美景以及逝去的美好时刻充满了感慨,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4. 名家点评:诗评家们普遍认为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触动人心。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美丽事物的留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时间的哲思。通过对花开花落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美好和对过去的回忆。

  5. 作品赏析:《惜落花赠崔二十四》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写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给人以极大的共鸣。

  6. 文化影响:白居易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影响了无数后代文人。这首诗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惜落花赠崔二十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和诗人个人思想情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才华横溢及其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