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炉峰

倚石攀箩歇病身,青筇竹仗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香炉峰》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诗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倚石攀萝、歇病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在介绍《上香炉峰》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称为“元白”,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白居易以其广泛的内容题材、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以及深刻的社会意义著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的诗歌创作跨越多个领域,尤以描写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被后人称为“诗魔”和“诗王”。

《上香炉峰》是一首充满禅意的小诗,通过对庐山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诗中“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之中寻找宁静的场景,倚靠在岩石之上,手执青筇竹杖,身穿白纱巾,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隐逸生活。

诗的后两句“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更显深意。这里的“庐山障”可能指的是庐山的风景画或者庐山的轮廓图,而“香炉峰上人”则是对隐居生活的隐喻。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即在庐山的美景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成为一位远离尘嚣的隐士。

《上香炉峰》是白居易笔下的一首山水诗篇,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美景的生动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领读者一同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