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

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
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而广为人知,体现了白居易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词原文
    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
    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
  2. 作者背景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郑州新郑,卒于洛阳,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
  • 白居易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深入描绘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现状。
  1. 诗词鉴赏
  • 诗的前两句“明月峡边逢制使,黄茅岸上是忠州”,描绘了高侍御使即将启程的背景。明月峡边的景色与黄茅岸上的忠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别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诗句“到城莫说忠州恶,无益虚教杨八愁”,则是对友人的一种安慰和鼓励。诗人劝诫友人不要因为忠州的恶劣环境而烦恼,强调即使身处不利条件,也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不必为无益之事徒增忧愁。
  1. 艺术特色
  •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直接又含蓄,既深沉又细腻,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魅力。
  •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诗富有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感染力。同时,他的用词简洁明快,结构紧凑有序,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不仅展示了白居易作为伟大诗人的卓越才能,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