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有感

自问有何惆怅事,寺门临入却迟回。
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慈恩寺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是唐华州下邽人,祖籍太原,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白居易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 创作时间:此诗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只知道它与“时杓直初逝,居敬方病”有关。
  1. 诗歌原文
  • 自问有何惆怅事,寺门临入却迟回。
  • 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
  1. 诗意解析
  • 自问何事令人愁:首句“自问有何惆怅事”,表达了诗人在进入慈恩寺时的迟疑不决,似乎在内心深处有所思索,感到某种不如意或烦恼正在酝酿。这里的“惆怅事”可能是指生活中的某些不顺心或者内心的困惑。
  • 哀伤李家的遭遇:“李家哭泣元家病”,描绘了一幅场景,其中李家因故哀伤,而元家则病重。这种对比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及同情。
  • 柿子红时的情景:“柿叶红时独自来”,描述了一种孤独的景象,柿子成熟时,诗人独自前来观景,这种孤独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某种反思或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慈恩寺有感》不仅展现了白居易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也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及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会。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地点的简单描述,更是对人性、情感以及宇宙万物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