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叹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逢秋莫叹须知分,已过潘安三十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凉风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代表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 创作背景:《凉风叹》是白居易在晚年所作的诗作之一,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凉风、萤火虫和落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的哀思。

  2. 原文及译文

  •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 逢秋莫叹须知分,已过潘安三十年。
  1. 作品赏析
  • 这首七言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并通过对比潘安的美貌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凉风”“萤火虫”“落叶”等元素,都富有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岁月的深刻感悟。
  1. 相关评论
  • 这首诗被视为白居易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

《凉风叹》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领悟。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