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榴花十二韵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
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
离披乱剪彩,斑驳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
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石榴花十二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离披乱剪彩,斑驳未匀妆。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1. 作者背景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被称为“元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世喜爱。
  1. 主题内容
  • 诗中描述了山石榴的美丽和它带给人们的喜悦。诗人通过对山石榴的描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艺术特色
  • 《山石榴花十二韵》在形式上采用了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山石榴生动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态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叹和热爱。

《山石榴花十二韵》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唐代文学的瑰宝。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