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杉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
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
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
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
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
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
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栽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栽培松树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栽杉》的原文为“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
  2. 诗歌背景: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平易近人著称,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白居易在官场经历起伏不定,晚年更是远离政治中心,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带有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探讨。
  3. 诗歌鉴赏: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栽杉》不仅是对松树生长状态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与哲理的抒发。诗中的“才高四五尺”等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此外,诗中提到的“病夫”,则隐喻了诗人自身的坎坷经历,以及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

《栽杉》作为唐代白居易的经典之作,不仅以其独特的景物描写引人入胜,更以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人研究和传颂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