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感秋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
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
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
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
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
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
暗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曲江感秋》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之一,属于其晚年时期的代表作。以下是对《曲江感秋》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出生于772年,逝世于846年,祖籍太原,后迁至河南新郑。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杰出代表,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仍被传诵不衰。

  2. 诗歌原文: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岁月不虚设,这身随一天天衰弱。黑暗老不自觉,一直到头发成丝。

《曲江感秋》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也让后人难以忘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