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逝寄远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
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
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
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逝寄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品背景:这首诗写于唐元和十年(815年),当时白居易正在通州担任刺史。诗中提及了通果、沣凤州四位远方的朋友,这四君子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 原文翻译:《感逝寄远》的原文如下: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
  3. 艺术特点:该诗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对朋友生死离合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特别是“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等句子,表达了深深的哀伤与不舍。

《感逝寄远》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情怀,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命、友情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