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
夜半秋闇来,万年枝袅袅。
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
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
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
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
量能私自省,所得已非少。
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掖早秋直夜书意》是一首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李杜白”。他的诗歌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而著称,被后世誉为“诗史”。白居易的创作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历史、宗教、科技等诸多领域,其诗作广泛流传,影响力深远。

  2. 诗歌原文:《西掖早秋直夜书意自此后中书舍人时作》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夜半秋暗来,万年枝袅袅。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量力私自省,所得已非少。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

  3. 诗歌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辛酸经历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万年枝”象征着高官厚禄却无人问津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于名利场的厌倦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悲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富贵浮云的感慨。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以及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西掖早秋直夜书意》不仅是白居易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