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孟浩然旧居

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
冢边空有树,身后独无儿。
散尽诗篇本,长存道德碑。
平生谁见重,应只是王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孟浩然旧居》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朱庆馀的作品。朱庆馀,字可久,越州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过孟浩然旧居》通过对比孟浩然生前和身后的景象,揭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诗中写道:“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这句表明了诗人认为孟浩然天生就适合归隐山林,其才华和才情并未被时代所埋没。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孟浩然生平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超脱的向往。

在诗歌创作上,朱庆馀采用了典型的唐诗形式,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他的诗歌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例如,“冢边空有树,身后独无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孟浩然故居的荒凉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

朱庆馀的《过孟浩然旧居》不仅是一首表达怀旧情怀的诗歌,也是对唐代文人精神的一种传承。通过对孟浩然旧居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怀念,更是一次文化上的穿越和心灵的对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