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题开元寺》的文学魅力
当我翻开《题宣州开元寺》,便如同走进了杜牧笔下那一片静谧而又生动的画卷。这首诗不仅是对一座千年古寺的赞美,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诗中的“西入山门十里程”描绘了开元寺宏伟的外观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我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行走在这长长的石阶上,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历史的沧桑感与自然的宁静美在此刻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萧帝坏陵深虎迹”则让人联想到唐代的辉煌与战乱,那些被破坏的陵墓深处隐藏着多少未知的故事?而“广师遗院闭松声”则让我思考:这寂静中是否也蕴藏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最令人称道的是结尾的四句:“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世间万物皆为过眼烟云,唯有眼前的人事才是最真实的存在。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敬畏。
读《题开元寺》,不仅仅是欣赏杜牧的诗句之美,更是在品味他对自然、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感悟。这样的文学作品,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字本身,它像一股清泉,滋养着读者的心灵,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寻找到片刻的平静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