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浙东周判官

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
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
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浙东周判官》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朱庆馀,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新颖的诗歌风格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意,以及个人对于仕途的执着与无奈。
  • 作品风格:朱庆馀擅长写边塞诗,以雄浑豪放的风格著称。他在诗中常展现出对边疆将士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这种风格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
  1. 诗词原文
    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
    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
    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

  2.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送浙东周判官》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巧妙地引入了对周判官即将离去的描写。诗中的“来备戎装嘶数骑”与“去持丹诏入孤舟”两句,分别表现了周判官临行前的紧张准备与壮志凌云的决心。
  • 情感真挚:诗中的“谁谓无官已白头”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判官的敬意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官场的无奈与感慨。通过对周判官的祝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淳朴的情感交流。
  1. 文学影响
  • 艺术成就: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朱庆馀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后世评价:尽管朱庆馀的诗歌成就被后人称颂,但对于其具体的文学地位及影响仍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他的诗歌虽具特色,但相较于同时代其他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其影响力相对较小。

《送浙东周判官》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更是一幅描绘了边关风情和离别情景的生动画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