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
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
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
【注释】
沧江:指浙江。白头:指年老。戎装:指武装。嘶:马叫。
蝉鸣:蝉声,这里借指周判官的到任。残阳树:夕阳斜照在树上。秋田:秋天丰收的稻田。
丞相:指宰相。镜湖:即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新月:月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
诗人以“久闻”领起首联两句,写对周判官到来之前已有耳闻,但以为其不会上任,所以已自认为头发已白,因而显得有些落寞。然而,当听到周判官将赴浙东时,诗人又感到非常高兴和高兴。因为周判官将要为地方治理出谋划策、建功立业了。
颔联写送别时的情景。周判官已经来到,诗人也为他准备了马和武器等行装。“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这两句诗,既写出周判官的到来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也表现了周判官临行前踌躇满志的心情。
颈联写周判官离任时的景色。“蝉鸣”两句,描写的是一幅深山秋色图:在远驿上,太阳快要落山时,树上传来蝉声阵阵,一片寂静;在湖田上,雨刚过,一只鹭鸶在水田边起飞,一叶扁舟随它而去。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周判官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写周判官离开后,与诗人重聚的情景。“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当周判官到达浙东时,他们一定还要一起参加丞相的宴会,而且月光皎洁如镜,照在镜湖上的新月更显清丽。这两句诗既是对周判官的祝福,也是对自己与周判官再次相聚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写周判官的到来、准备和离去,以及与诗人的分别和重逢,表现出了诗人对周判官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期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受欢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