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一

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
风过鬼神延受箓,夜深龙虎卫烧丹。
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组组诗中的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弃官修行的深深怀念和祝福。在了解《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一》之前,先需要对其作者戎昱进行简要的介绍:

  • 作者背景:戎昱,字子才,唐朝诗人,曾任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太守,因政治原因被贬,后得赐名遗荣。他的诗歌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风格刚健,语言质朴。

在了解作者背景的基础上,下面将具体介绍《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一》:

  1.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僖宗年间,诗人戎昱因政治原因被贬为庐陵太守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弃官修行的深深怀念和祝福。

  2. 诗歌原文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
    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他年会相访,莫作烂柯棋。

  3. 诗句解析

  •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 这句表达了诗人听闻友人前往传说中的桃源之地,而自己却身陷尘世,心生悲愁的情感。
  • “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 描述了自己作为官员的日子即将结束,而友人即将弃官出家修行的情况。
  •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 这两句描绘了道教炼丹的情景,用金汞和玉液形容神仙的长生之法。
  • “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 表示友人已经接受了三卷道经的修炼,可以乘风而起,跟随五色的云雾四处游历。
  • “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 通过对比洞里的常开花朵与人间易衰的鬓发,表达了对友人修行成功的祝福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戎昱的这组诗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反映了唐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