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菏衣半浸缘乡泪,玉貌潜销是客愁。
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
秋日感怀
介绍
。
《秋日感怀》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题为“秋日杂兴”,共四章,前两章写景抒情,后两章议论人生。
第一章:“秋风萧瑟叶飘零,孤雁南飞独怆然。愁肠百结无从解,心事千重难自安。”
第二章:“黄花满地无人问,清霜入夜月明寒。离人泪眼空相望,往事如烟梦里看。”
第三章:“人生几何须欢聚,世态炎凉总变迁。莫道浮生多苦短,且将心事付瑶琴。”
第四章:“秋风萧瑟叶飘零,孤雁南飞独怆然。愁肠百结无从解,心事千重难自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
相关推荐
【注释】 洛阳:指唐都长安,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岐路:歧路,分岔的路,指京城长安通往洛阳的路途。信悠悠:信步而行,悠然自得的样子。辞家:告别家乡。两度秋:两次经过秋天。日下未驰:太阳落下时还没来得及奔跑。天涯徒泛:漂泊无定,随波逐流。五湖舟:泛指游子乘的船。菏衣(hé chī):荷叶做的衣裳,这里借指女子的衣裳。缘乡泪:因思乡而流泪。潜销:暗暗消逝。玉貌:比喻人的仪容、容貌之美。潜销:暗暗消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然后再逐句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最后再结合注释和题目,进行赏析。“秋日感怀”是这首诗的题目。此诗首联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日景象,颔联描写了悲秋宋玉鬓毛斑的情景,颈联抒发了自己对东流水无情而去的感慨,尾联表达了自己年华逝去的惋惜之情。 “溪上芙蓉映醉颜,悲秋宋玉鬓毛斑。”意思是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句的意思。最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进行赏析。“秋日感怀”是这首诗的题目,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写到了秋天,从“松”“蝉”“霜”“河汉”“穹庐”“玉甲”“长城”等关键词可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第一联写万山的松树笼罩着深秋的气氛,蝉鸣声被树林遮住了;第二联写霜降后
秋日感怀 多病多愁客,新秋百感生。 异乡违土性,孤宦见人情。 案厌留灯读,田思带雨耕。 不堪临晓镜,潘鬓二毛成。 注释: 1. 多病多愁客:指自己身体多病,心情忧郁。 2. 新秋百感生:秋天带来了许多感慨和思绪。 3. 异乡违土性:远离家乡,违背了故乡的习性或习惯。 4. 孤宦见人情:独自在外为官,接触了许多人情世故。 5. 案厌留灯读: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笔记,不愿意离开去阅读。 6.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作者在秋天,面对萧瑟的秋风,不禁感慨时光易逝,岁月不饶人。诗人在感叹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即使贫穷、寂寞,也要追求内心的满足。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观。 首二句写秋日的到来,时间的流逝是不可抗拒的,就像秋风一样。“岁月不相饶,秋风飒巳至。”这一句用“秋风”比喻时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深秋季节的到来。秋风的到来
诗句解析 1. 白露下庭树,忽然天地秋。 - 关键词: 白露、庭树、秋天 - 注释: 这是诗人描述初秋时节的景象。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转凉、露水增多的季节。庭中的树木在白露降临时,开始显露出萧瑟的秋意,暗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变迁。 - 赏析: 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反映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为全诗定下了秋日的主题和基调。 2. 萧条海上望,怆恻令人愁。 - 关键词:
孟秋辞残暑,稍稍澄露晞。 孟秋时节告别炎热,天空渐渐澄清。 飞沙来填穴,玄鸟逝安归。 飞沙漫天,玄鸟不知往哪里去。 行人筹往路,还理箧中衣。 行人收拾行囊,准备继续前行。 夜永尚易晨,白日渐如驰。 夜晚漫长,黎明来临,时间在迅速流逝。 不惜流光逝,所惜来者非。 珍惜时光的逝去,因为未来的人不是自己。 玄蝉虽徵响,哀思竟陈谁。 虽然听到蝉的鸣叫,但是哀伤之情却无人诉说。 失志在饥寒,饱暖不可挥。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暑尽潇潇雨,凉生淅淅风。 - 注释: "暑尽"指的是夏天结束,"潇潇雨"形容雨声细碎而连绵,"凉生"则表示气温下降,"淅淅风"则是微风拂面的声音。 - 译文: 夏天的暑气已经消散,伴随着细密的小雨和轻轻的微风。 2. 朝来一叶落,秋至万家同。 - 注释: "朝来"指早晨,"一叶落"形容树叶飘落的情景,"秋至"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解析】 “昨日”二句:昨天的行人唱着歌走出潼关,回头向西陵眺望,就看到了家乡的山。这两句是说,在潼关时,我听到过“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等诗,这些诗句都写到了思乡之情、离别之苦。但诗人当时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这种心情,只是觉得“西江水东注,一往无回还”,没有意识到“家山万里隔,云树千里暗”。 “宁知”二句:哪知道秋天已经老去千山之外了?意思是说,如今我已经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
诗句解释 1 故人裁诗面不如: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所写诗歌的期待和不满,认为其诗歌的美感远不如自己亲自创作的作品。 2. 诗到怀时莲叶舒:这句意味着在思念中,诗歌的意境如同莲花般舒展开来,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3. 此地岂真回雁处:此处暗指的是诗人曾经寄出的书信未能如愿以偿的地方(可能是因为路途遥远或其他原因),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收到回信的遗憾和无奈。 4. 至今未报一行书
秋日感怀 秋江潮落尽鱼虾,满市鯹风到日斜。 转忆西湖莼再熟,紫丝牵出长冰芽。 注释: 1. 秋江潮落尽鱼虾:意思是秋天的江河中,潮水退去,鱼儿和虾都不见了踪影。 2. 满市鯹风到日斜:意思是整个城市弥漫着鱼腥气,太阳快要下山了。 3. 转忆西湖莼再熟:意思是不禁想起西湖莼菜再次成熟的时候。 4. 紫丝牵出长冰芽:意思是用紫色的线牵出长长的冰芽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帜列丹枫斗上春,灵山片席事如新。 - 这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旗帜(或象征)竖立在丹枫之上。"斗上春"可能暗喻春天的结束或是秋天的到来。"灵山"通常指的是佛教中供奉佛祖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某种新的开始或转变。"片席"可能指的是一个小型的聚会场所,"事如新"则表示一切都显得新鲜、充满活力。 2. 公超市罢门生散,南北东西止一人。
【注释】 何事群山不遍过:为什么山峦中不能到处都看到我。 啸歌常在此山阿:在这座山的高处常常吟唱。啸歌,指长啸而歌;此山阿,指山的高处。 十年屡见伤心事:已经连续多次看到使我伤心的事。 恐有猿声惹泪多:恐怕那猿猴的悲啼会惹起我的眼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猿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和国运的忧虑。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 首二句“何事群山不遍过
【注释】: 梧桐:落叶乔木,叶大形宽,掌状复叶,秋季叶色变红。霜后梧桐叶落,有如人被霜打。扑人:飞落在人的身上。十月:农历的十月,指秋季。谁家不捣衣:哪家妇女不在秋天为丈夫缝制冬装?“谁家”和“不”是反衬语气的词。捣衣:古人把衣服缝制成口袋或袋子,用棉絮塞在里面,便于携带。秋日,天气凉爽,人们要为冬天做衣物做准备。独坐空堂□失笑:独自坐在空旷的房间里感到有些好笑。□失笑:因寂寞、无聊而苦笑
【释义】 半生的光阴,落落寡欢,我一生贫贱,但我并不以贫贱而自豪。万事如梦,一切空无。秋风扫落叶,即使秋风吹落了树上的败叶,也不会吹走我的郁轮袍(一种长衣),我仍然独奏一曲。 【注释】 1. 落落:指落拓不羁之貌。 2. 负:辜负,有“不称”的意思。 3. 浊醪:浊酒。 4. 西风:秋风。 5. 独奏:独自演奏。 6. 郁轮袍:指长袍。 7. 独奏:独自一人演奏。 【赏析】
诗句释义 1 露湿银桥暑气清 - 描述的是秋天夜晚的凉爽和清新。"露湿"暗示了天气转凉,而"银桥"可能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桥梁或是月光本身。"暑气清"则描绘了秋夜中清凉的感觉,使得暑热消散。 2. 寒风一夜剪疏棂 - "寒风"与前面的"秋日感怀"相呼应,强调季节的变化。"翦"在这里是动词,形容寒风吹过,像剪刀一样切断或削减。"疏棂"通常指窗户上的格子,这里比喻为被寒风剪裁的景物或景象。 3.
【诗句释义】 1. 白露坠何早:意思是说白露时节来得太早,天气已经很凉了。 2. 清风凄己寒:清风带着寒意,让人感到寒冷。 3. 今兹复秋日:今年又逢秋天。 4. 怅尔切悲端: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哀愁。 5. 三十未闻道:三十岁时没有听说过这些学问或道理。 6. 一官祗素餐:当官只是领取一份俸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7. 区区谅无补:我的能力有限,没有什么可以弥补的。 8. 惴惴讵能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第一句“长安嘹唳雁飞鸣”,意思是:秋高气爽时节,长安城上空传来一声声凄厉的雁鸣。“长安”“嘹唳”是关键词,点出地点和季节。“雁飞鸣”是关键词,点出时间。 第二句“杰阁登临四野晴”,意思是:登楼远望,四野一片晴朗。“杰阁”是关键词,点明建筑特色。“四野晴”是关键词,点明天气
秋日感怀 征调频烦杼柚空,疮痍调护赖年丰。 歌兴瓠子河流阔,浪溢蒲昌海气雄。 三辅凉风摧落叶,九重天语问哀鸿。 流民安集诚何策,都在宵衣旰食中。 注释: 1. 征调频烦:频繁的征调。2. 杼(zhù)柚(yóu):织布机。3. 疮痍(chóng yí):创伤、创伤后的痕迹或病痛。4. 调护赖年丰(fù):依赖丰收来调养创伤。5. 瓠(hù)子河:指瓠子口。位于黄河上流,这里代指黄河。6. 蒲昌海
秋日感怀 怀柔德泽被荒遐,大舸高樯海市哗。 蜗角纷争来卧榻,鹃桥列戍动寒笳。 重泉未息元衡恨,使者方乘博望槎。 回首天涯饶涕泪,木兰秋老暮烟斜。 注释: 怀柔德泽被荒遐:怀柔,即怀柔的恩惠;德泽,恩惠;荒遐,遥远的地方。意思是恩惠遍布遥远的边疆。 大舸高樯海市哗:大舸,大型船只;高樯,高大的桅杆;海市,比喻海上繁华的城市;哗,形容热闹喧嚣的场景。意思是在大海中航行的大型船只和桅杆上灯火辉煌的景象
【解析】 “汉家宫殿接蓬莱”:汉朝的宫殿与蓬莱仙岛相接。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在山东、浙江之间海中。这里泛指仙境。 【答案】 秋日感怀 汉家宫殿接蓬莱,别苑芙蓉迤逦开。金阙彩云闻凤吹,玉河晓日饮龙媒。 缘边鼙鼓催征檄,珥笔邹枚问上才。何限雄心倚长剑,劫灰飞处有余哀。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作者登高望远,感叹时局,抒发感慨的作品。 首句“汉家宫殿接蓬莱”
【注释】 1、夙愿:长久以来的愿望。 2、请缨:古代指公卿大臣请求朝廷任用自己,这里比喻报效朝廷。 3、江山、卓:均为动词,分别表示“在”和“立”。 4、晾鹰:古代一种训练鸟猎的技艺。 5、楼兰:古国名,西汉时被匈奴攻陷,汉武帝派卫青等大举反击,楼兰投降,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地区。 6、介子:即张骞,西汉时期出使西域的外交家。 7、逢萌: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曾拒绝汉武帝征召,隐居山中。 8
【注释】 潦倒:失意,不得志。乡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倍生:倍增、更甚。秋怀:秋天的感怀、愁绪。那堪:怎堪、如何堪受。薄暮:傍晚时分。萧萧:形容风雨声。 【赏析】 此诗首句“潦倒乡心此倍生”点明全诗主旨,即作者在秋日的夜晚,倍加伤感地想起故乡。次句“秋怀无处不伤情”是说作者的愁思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地牵动他的心绪。第三句“那堪薄暮孤舟里”写作者在孤舟中,听着潇潇夜雨,不禁感慨万千
秋日感怀 刺桐花老紫萸香,又听宾鸿唳早霜。 沙草寒依秋火白,瘴云低压夕阳黄。 城头钟鼓初逢夜,村落人家未涤场。 好煞蛮歌清月下,不须镫火照河梁。 注释: 1. 刺桐花老紫萸香:描述了刺桐花已经凋谢,而紫萸(一种植物)散发着香气。 2. 又听宾鸿唳早霜:指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预示着早霜的到来。 3. 沙草寒依秋火白:描绘了沙漠中的草在秋天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寒冷,颜色为白色。 4.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日的感怀之情。首句“秋心如落叶,无日不纷纷”,以落叶自喻,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时光飞逝、生命易逝的感叹。次句“黄卷销玄发,青山老白云”,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卷象征着学问和知识的积累,而青山和白云则代表了自然的美好与永恒。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酒逢屠狗少,歌击唾壶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注意把握诗歌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及作用,然后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其情感主旨。 “叶落空阶秋气闲,艰难两鬓渐生斑。”意思是:秋天的萧瑟之气弥漫在空荡的院子里,我年老体衰的两鬓已经渐渐生出白发。首句描写院内景象,落叶满地,秋意已深;次句写自己的感受——年老体衰,两鬓已白。 “柴桑归老陶元亮,枯树伤心庾子山。”意思是:陶渊明归隐田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然后结合注释等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点明手法或表达效果即可,要注意不要遗漏要点和答题不完整。 “秋夜焚香醮玉真,秋河靥靥动星辰”的意思是: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我烧起香来祭拜玉真,那秋夜的银河像人一样眨着眼睛。颔联写秋夜祭祀之事,颈联写杜甫、屈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