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常侍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
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
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李常侍》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七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
    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
    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2. 诗歌解读

  • 政治胜利的赞颂:诗中描绘了魏博田悦反的情况和作者的功绩,表达了对胜利的喜悦以及因功加官的喜悦之情。
  • 社会动荡的反映:通过描述战争和政治的动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疾苦。
  • 个人经历的描写:戎昱在诗中提到了自己的遭遇,如被陷害贬为辰州刺史等,这些内容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1. 艺术风格
  • 抒情与议论结合:这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对时事的评论,使得诗歌既有情感表达也有思想深度。
  • 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中的“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等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烘托了战时紧张的氛围和作者的豪情壮志。
  • 语言简练明快:诗句简洁有力,直抒胸臆,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上李常侍》不仅是一首诗歌,它还是历史的一部分,记录了唐中期的政治变迁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