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入后溪

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
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舟入后溪》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后溪清晨的自然美景与作者的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羊士谔,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被后人广泛传颂。
  • 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元素来表达内心情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词原文
    风日晴暄,烟光淡荡,轻岚薄雾,东风初起,朝日东破,阳光洒满水面。仙棹初移,酒意正浓,玉笛闲吹,悠扬之声随风传来。春风无恙,傍鱼潭畔,水绿滩平,春意盎然。雨后芳草如茵,沙尘净尽,唯有啼鹃似在挽留过往之客。桃花深处,更无人迹,似乎在说,这里是只属于春天的秘境。

  2. 诗词解析

  • 意境描绘:诗中“春光烂熳”四字,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活力。
  • 动态描绘:“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等句,通过动态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乘船游览的愉悦心情。
  • 情感流露:诗中的“唯有啼鹃似留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以及对人间纷扰的超然态度。
  1. 艺术特色
  • 拟人手法:诗中多次使用拟人手法,如“春风无事傍鱼潭”,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 音韵和谐:整首诗押韵严谨,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 意象丰富:诗中意象丰富多样,从“轻岚”、“东风”到“桃李”,无不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1. 文学价值
  • 审美价值: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
  • 思想价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泛舟入后溪》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