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
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
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
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五古诗。下面将从诗歌原文、赏析以及历史与文化背景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
    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
    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
    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
  2.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松筱”即松树和竹类,此处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松竹在严寒中依旧坚韧不拔,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情感表达:通过“欣然发佳色”和“如喜东风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复苏的喜悦。
  • 哲理思考:通过“幽抱想前躅”和“冥鸿度南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飞翔的大雁的向往。
  • 生活态度:诗中的“达士亦解颜”体现了诗人追求高远的人生理想和豁达的生活态度。
  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时代背景:羊士谔生活在唐代中期,一个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代。
  • 文化影响:《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反映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也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
  1. 诗歌鉴赏
  • 语言特色:羊士谔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艺术成就:该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体现在其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摹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刻画上。
  1. 现代意义
  • 审美价值:作为古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内涵被后人传颂,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文化传承:羊士谔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研究唐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创作背景
  • 关于羊士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史料记载不多,但可以推测,作为官员的他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自然美景和文化活动,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1. 读者群体
  •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适合各年龄层的读者阅读,尤其是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
  1. 相关研究
  • 学界对羊士谔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生平的了解、对其诗歌风格的分析以及对唐代文化的探讨上。
  1. 教育应用
  • 在语文教学中,这首诗可以作为欣赏古典诗词的范例,帮助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
  1. 旅游开发
  • 考虑到这首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旅游景点的一部分进行开发,为游客提供欣赏和学习的机会。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时,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也为当代社会所重视,其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