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红线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销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红线》是唐代诗人冷朝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及对红线的喜爱和依恋之情。以下是对这部文学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送红线》的创作年代为唐代,作者为冷朝阳。该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
  2. 文学形式:作为一首七言绝句,《送红线》在古典诗歌中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它简洁而富有韵味,易于诵读,同时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3. 内容解读: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送别的场景和明确的感情色彩,营造了一种别离的氛围。后两句则转向百尺楼上望红线乘舟远去的情景,用“红线”这一意象来比喻洛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浪漫情怀和对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
  4. 情感表达:通过对红线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这位神秘人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浪漫主义精神。
  5. 文化影响:作为传奇小说《红线*》中的一篇,《送红线》还见于袁郊的《甘泽谣》。这些文本不仅保存了古代文学的精髓,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唐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送红线》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也是了解唐代文化的一个窗口。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冷朝阳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