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报本寺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报本寺》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独享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牟融,唐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牟融生活在唐初到中叶之间,具体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确实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2. 作品原文:《游报本寺》全诗共四句,诗句为“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通过这四句话,展现了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探访寺院,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以及在诗酒之交中互相竞争、分享诗意的情景。
  3. 诗歌赏析:牟融的《游报本寺》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内心的自由与超然。诗中的“雅兴共寻方外乐”一句,透露出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纷扰,寻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而“新诗争羡郢中才”则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4. 艺术特色:牟融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和简朴的生活元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画面。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5. 历史地位:作为唐代诗人,牟融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游报本寺》不仅是牟融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唐代文化风貌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