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侯竹亭

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风满座绝尘氛。
丹山凤泣钩帘听,沧海龙吟对酒闻。
漠漠瞑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陈侯竹亭》是唐代诗人牟融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高洁情操的赞扬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将进行深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1. 作者介绍
  • 牟融:牟融是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 创作背景:虽然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此诗可能是在游览一处幽静的竹亭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高洁与宁静。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节选: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风满座绝尘氛。丹山凤泣钩帘听,沧海龙吟对酒闻。漠漠暝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 词句解析
  • 诗的开头“曾向幽亭一榻分”,描述了诗人曾经在一座幽雅的亭子里休息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清风满座绝尘氛”则表现了诗人在此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清新与脱俗。
  • “丹山凤泣钩帘听”和“沧海龙吟对酒闻”,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结尾部分“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则是诗人感慨之余的自我抒发,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及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结构严谨,韵律和谐。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歌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追求,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 文化内涵:“岁寒高节”这一主题,反映了诗人对于坚持高洁品质,不随波逐流的价值观的认同。

《题陈侯竹亭》不仅是牟融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唐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经典诗作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