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肱尉江夏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
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
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
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陆肱尉江夏》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诗歌,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地方特色,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频(818年—876年),字德新,唐代诗人,出生于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他少年时期便有诗名,曾拜访当时著名的诗人姚合,得到他的赏识并成为其门下弟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登进士第后,他历任校书郎、南陵主簿等职,后升至武功令,因其政绩显著被提升为都官员外郎。他的仕途虽然顺利,但在文学创作上却略显微伤于雕琢。
  1. 诗歌原文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 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 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 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

  2. 诗歌鉴赏

  • 意境描写:《送陆肱尉江夏》通过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诗中的“泽国三春早”与“江天落日迟”形成了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季特有的温暖和生机。
  • 情感表达:诗人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还流露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特别是最后两句“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信心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支持。

《送陆肱尉江夏》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文学作品,也是李频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