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岐留别相知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
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
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
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岐留别相知》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他是一位唐诗人,少时有诗名,曾走访成名诗人姚合,得姚合赏识。宣宗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为南陵主簿。后升武功令,有政绩,累迁都官员外郎。官至建州刺史。他的诗歌以近体见长,工于炼句,但微伤雕琢。

  2. 诗词原文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
    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
    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
    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3. 诗词注释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离别的不舍。
  • “百岁竟何事”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空虚。
  • “一身长远游”可能意味着作者一生都在追求远方或梦想。
  • “行行将近老”反映了作者对衰老和年华逝去的无奈。
  • “处处不离愁”描绘了无论走到哪里,忧愁总是伴随着作者的生活。
  • “世路多相取”暗示了世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纷争。
  • “权门不自投”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不满和远离权力中心的决心。
  • “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表现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无奈和渴望留下的情感。

《临岐留别相知》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人生的感悟、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官场的批评,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频作为一位诗人的文学成就,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