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与山前,相思隔叫猿。
残云收树末,返照落江源。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火翻。
朝来卖药客,遇我达无言。
江上居寄山中客
介绍
《江上居寄山中客》是唐代诗人李频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他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才华。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李频,字德新,唐代诗人,出生于浙江建德。他少时有诗名,曾走访成名诗人姚合,得姚合赏识。宣宗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后官至建州刺史,为诗长于近体,工于炼句,但微伤雕琢。
诗歌原文:
山后与山前,相思隔叫猿。
残云收树末,返照落江源。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火翻。
朝来卖药客,遇我达无言。诗歌解读:这首诗以“江上居寄山中客”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山后与山前,相思隔叫猿”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只能通过猿声相互呼应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之间深深的友情。而“残云收树末,返照落江源”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凄凉。
艺术特色:在艺术风格上,此诗具有典型的唐代诗歌特色,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不造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文化价值:作为唐代诗人李频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怀。它启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与亲友保持联系,共同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创作背景:李频在官场经历波折,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创作的决心。在仕途不顺时,他仍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同时,他的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文学的重要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风貌。
影响及评价: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诗歌作品都受到了李频诗歌的启发和影响,成为现代诗人学习的典范。此外,李频的诗歌在学术界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文学成就被后人传颂不衰。
《江上居寄山中客》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精湛的艺术手法和高超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现代人而言,学习和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品味,更能够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