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荆州路,山多水又分。
霜林澹寒日,朔雁蔽南云。
八座由持节,三湘亦置军。
自当行直指,应不为功勋。
送元侍御还荆南幕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元侍御还荆南幕府》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属于唐诗的范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归途的祝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诗歌原文与翻译:《送元侍御还荆南幕府》原文如下:“迢递荆州路,山多水又分。霜林澹寒日,朔雁蔽南云。八座由持节,三湘亦置军。自当行直指,应不为功勋。”译文为:“遥远的荆州路途遥远,山路众多水流又分。霜白的树林覆盖着寒冷的日光,北归的大雁遮蔽了南国的云朵。身任要职的使者持节前行,三湘之地也设军防。你定会正直而行,不会因为功绩而受到赞誉。”
诗歌赏析:《送元侍御还荆南幕府》是一首表现友情与期待的诗。诗中通过描写远行的路径、自然环境以及行者的身份,传达了一种对朋友归程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最后两句,“自当行直指,应不为功勋”,表达了一种希望好友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使命的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期望,也是对时代背景下官员职责的一种强调。
文学价值:《送元侍御还荆南幕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和风格。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情感。这首诗作为唐代文人交往赠答中的佳作之一,对于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送元侍御还荆南幕府》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关注现实、崇尚道德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