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
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
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是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宋之问(656—712),字延清,一名少连,虢州弘农人。他的仕途起伏较大,曾为武则天所宠,但后来因政治斗争失利而流放至钦州,最终在唐睿宗先天元年被赐死于徙所。其诗才横溢,以五言律诗著称,对唐代律诗的发展有着不小的贡献。《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原文: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宴会上眺望远方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首联“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描绘了诗人在晦日宴乐之时,站在高楼之上远眺山川景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颔联“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则表达了诗人的心情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意绪与新发的柳叶相似,忧愁与更新的柳枝相随。颈联“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展现了诗人希望借助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去实现抱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心态。尾联“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陶醉的境界。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的详细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之问高超的艺术成就,也能深刻理解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