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鹤鸣山

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
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
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鹤鸣山》是唐代诗人杜光庭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的回顾。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杜光庭,字宾王,号玉阳子,唐代著名道士、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道教思想为主题,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其中《题鹤鸣山》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词原文:《题鹤鸣山》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3. 诗词赏析:这首诗以“题鹤鸣山”为题,通过对鹤鸣山的自然景观和仙道氛围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五气云龙下泰清”,意味着仙人降临,天地之间灵气缭绕;“三天真客已功成”,则表现了仙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些描述不仅富有诗意,还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和超然物外的深刻理解。
  4. 文化价值:《题鹤鸣山》在文化层面具有重要价值。首先,作为唐代的文学作品之一,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观念和文化背景。其次,通过解读和研究这首古诗,可以更好地把握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最后,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题鹤鸣山》不仅是唐代文人杜光庭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欣赏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