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感事,伤心。惊得丧,叹浮沉。风驱寒暑,川注光阴。
始炫朱颜丽,俄悲白发侵。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贵以难寻。
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朔漠幽囚兮天长地久,潇湘隔别兮水阔烟深。谁能绝圣韬贤餐芝饵术,谁能含光遁世炼石烧金。
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胡为乎冒进贪名践危途与倾辙,胡为乎怙权恃宠顾华饰与雕簪。
吾所以思抗迹忘机用虚无为师范,吾所以思去奢灭欲保道德为规箴。
不能劳神效苏子张生兮于时而纵辩,不能劳神效杨朱墨翟兮挥涕以沾襟。
怀古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古今》是唐代道士杜光庭创作的一首作品,反映了他对历史与现实、道德和修行的思考。
杜光庭(850—933年),字圣宾,号东瀛子,是唐代晚期的著名道教学者。他不仅在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整理,其对后世的影响亦深远。他的生平经历丰富,早年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其一生多有传奇色彩,这也为其著作赋予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怀古今》的创作背景与杜光庭的人生观念紧密相连。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叹,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思。诗中引用典籍,以隋末贤士隐退的情景为例,指出了归隐修道的原因——保存道德,无为为众人师。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道德价值的坚守。
《怀古今》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哲理的作品。通过对比古今,诗人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个人生命的有限性。诗中“时不我待,朱颜变白发”等句,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矛盾和挑战。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主题,也是他们思考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
《怀古今》不仅是杜光庭个人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唐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修行和历史的看法,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了解唐代文学的一部重要资料,更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