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伊东岸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
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
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
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宴伊东岸》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在古代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首《宴伊东岸》:

  1. 诗歌原文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
    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
    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
    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2. 作者简介

  • 唐代诗人李端,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从诗僧皎然。李端于大历五年登进士第。他不仅才华横溢,还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这足以证明其在文坛的地位及其影响力。
  • 李端的生平与创作背景为理解其诗歌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这与他早年的隐居生活不无关系。
  1. 艺术特点
  • 《宴伊东岸》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畔春色图。每一句都精心构思,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自然之美。如“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 这首诗歌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清新脱俗、意象丰富。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手法,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宴伊东岸》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春天美景赞美的诗歌,也是李端个人艺术风格的体现。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审美意义上看,它都是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