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婵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
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创作于一个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诗人背景:李端,字正一,赵州(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他的仕途经历较为波折,曾因疾病从政局中退出。据传,他曾在江南地区担任校书郎并迁至杭州司马。他的作品以工整的七言律诗著称,被收录在他的诗集当中。

  2. 作品鉴赏:这首诗名为《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表达了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与朋友共同徘徊,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时通过写诗来表达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愁绪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等句子,生动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月光下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3.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愁绪与怀念之情的诗句,更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