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婵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
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诗句释义:
- 名卿步月正淹留:“名卿”指的是有名望的官员,“步月”是赏月的意思,这里指诗人独自赏月。
- 上客裁诗怨别游:“上客”指尊贵的客人,“裁诗”即创作诗歌,“怨别游”表达了离别之情。
- 素魄近成班女扇:“素魄”指月亮,“班女”可能是指古代美女的名字或象征,“扇”在这里比喻为文人用来抒发情感的工具。
- 清光远似庾公楼:“清光”指明亮的月光,“庾公楼”可能是指某地的楼阁,这里的“远似”形容月光的明亮与遥远。
- 婵娟更称凭高望:“婵娟”指美丽的月亮,“凭高望”意指站在高处远望。
- 皎洁能传自古愁:“皎洁”指月亮的美丽,“古愁”可能是指古人的忧愁情绪,这里用月亮来传递这种情绪。
- 盈手入怀皆不见:“盈手”意为满满的手心,“入怀”意为进入怀中,“不见”表示无法抓住。
- 阳春曲丽转难酬:“阳春曲”指的是春天的曲子,这里可能是指美好的歌曲或诗歌,“转难酬”意指难以报答或回应。
译文:
在月光下漫步的名卿正停留,尊贵的客人正在裁制诗歌以表达离别之愁。明亮的月光仿佛变成了班女的扇子,其清新的光华如同庾公楼般遥远。美丽的月亮更增添了人们的仰慕,皎洁的光芒能够传承古人的忧愁。满手捧入怀中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春天的歌曲如此美丽却难以回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月光下赏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中的“名卿”和“上客”分别指代诗人自己和他的尊贵客人,体现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月光如班女扇、清光如庾公楼等景象,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离别之愁的同情。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无法抓住美好时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