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
齿发未知何处老,身名且被外人愁。
欲随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园在虎丘。
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

《戏赠韩判官绅卿》赏析

李端以《戏赠韩判官绅卿》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个人名利得失的淡然态度。

“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这句诗描绘了李端年轻时寻找修行之所,晚年则选择与僧人为伴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他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齿发未知何处老,身名且被外人愁。”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李端内心的纠结:他对自己的年龄和身份感到困惑和不安,担心自己的名誉受到外界的影响。

“欲随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园在虎丘。”这里,李端表达了自己希望远离尘世纷扰,归隐山林的愿望。而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园,这或许给了他一丝安慰。

“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最后一句诗中的“子猷”指的是晋代王献之的典故,他曾经因不忍心看到雪景而拒绝乘坐船,而是选择了步行。李端的这句话可能寓意着他对世俗束缚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出自《全唐诗》卷二百八十六。《戏赠韩判官绅卿》不仅展示了李端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对生命、自由和名誉的思考,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依然值得思考的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