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事文翰,大儿轻孔融。
长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谏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贷布怜宁兴,无金命未通。
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
敛板辞群彦,回车访老农。
咏诗怀洛下,送客忆山东。
沈病魂神浊,清斋思虑空。
羸将卫玠比,冷共邺侯同。
草舍才遮雨,荆窗不碍风。
梨教通子守,酒是远师供。
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
原门唯有席,井饮但加葱。
少壮衿齐德,高年觉宋聋。
寓书先论懒,读易反求蒙。
昔慕能鸣雁,今怜半死桐。
秉心犹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叶翻藤架,黄花盖菊丛。
聊将呈匠伯,今已学愚公。
长安感事呈卢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安感事呈卢纶》是唐代李端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矛盾与冲突,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长安感事呈卢纶》是唐代文人李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不仅描绘了诗人的个人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还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诗中“十五事文翰,大儿轻孔融”等句,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个人才华与社会环境的矛盾;“长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则反映了诗人在权贵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从艺术表现上来看,李端的诗作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长安感事呈卢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例如,诗句“草舍才遮雨,荆窗不碍风”不仅刻画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此外,诗中的比喻如“冷共邺侯同”,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从历史影响和文化意义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作不仅是文学作品,更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它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革的期待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在当今社会,这首诗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能够激发人们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李端的《长安感事呈卢纶》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反映唐代社会风貌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