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至后
译文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愁闷极了,本想写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介绍
《至后》是杜甫在广德二年(764年)冬至前后所做的七言律诗。此诗为故乡未平,诗人远羁剑外,触景伤情,故借诗咏怀。当时杜甫正在剑南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杜甫此时虽蒙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器重,过着青袍白马的幕府生活,但有志不得伸,有乡不得归,身在四川,心在洛阳,杜甫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洛阳度过的。秋去冬来,花开花落,物换星移,触景伤情。于是只好借诗咏怀,排遣苦闷。全诗兼用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眷恋乡土和怀念兄弟的真挚感情。
注解
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
剑南:这里指蜀地。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
青袍白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白马如练。”东汉《张湛传》:帝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又谏矣。
金谷、铜驼: 邵注: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石崇《金谷诗序》:“余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陆机《洛阳记》: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头,夹路相对。
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棣萼:《诗》:“棠棣之华,萼不韡韡。”棣萼,以比喻兄弟。
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
赏析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四笺:“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因梅花而念棣萼(兄弟),总是触物伤怀。”
清黄生:《杜诗说》,“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梁大同中童谣云:青丝白马寿阳来。后侯景反著青袍,乘白马,青丝为辔以应之。三句盖用此事,喻禄山之乱。有何意者,谑之之辞。如“盗贼尔犹存,则怪之之辞也。四句与]寡妻群盗非今日同法。言因寇乱。
朱瀚曰:此诗疑赝作。复点至字,累坠。日初长,剩语。有何意,可发一笑。金谷铜驼,正是故乡,但可云风景非昔耳。不自觉,冗率。竟以棣萼为兄弟,亦是俚习。七八如村务火酒,薄劣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