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宿宜阳馆闻雨

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
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中宿宜阳馆闻雨》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苦的图景,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诗中写到:“宿昔辞巢燕,今朝入故枝。” 这里用“宿昔”表示以前,“辞巢燕”指的是离开巢穴的燕子,而“入故枝”则是指回到了旧枝上。燕子在春天的时候飞往南方去过冬,到了秋天又回到北方来,这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但是在这里,诗人把“故枝”比喻为病中的自己,暗示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恶化到无法像往常一样外出游览,只能待在病榻上,与自然规律格格不入。

接下来的句子“夜深人散后,灯下独吟君。”描述了夜晚人们已经都去睡觉了,只有诗人一个人还在灯下吟咏。这里的“独吟君”表明诗人独自对着灯火吟诵诗文,可能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或是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感慨。

最后一句“何事秋风早,萧萧送归客。”通过“秋风早”表达了季节的变化之快,暗示着时间过得飞快,诗人已经感到生命即将结束。而“萧萧送归客”则是指秋风的声音,仿佛在送别客人一般,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助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病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助之情。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类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