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南海乱石山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海乱石山作》是唐朝诗人杜审言创作的一首山水诗。杜审言,字必简,一字升之,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杜审言在《南海乱石山作》中开篇便描绘了南海乱石山的壮阔景象,“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这里的“涨海”形容海面波涛汹涌,仿佛连天地都在海水之中,而“群山”则以高大险峻的姿态矗立,形成一幅宏伟的自然画卷。
诗中通过对乱石山的进一步描绘,如“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展示了乱石山的独特地貌,既有惊险之感,又不失其自然之美。这些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满奇景的自然之中,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例如,“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一句,通过将乱石山比作天上的云岛或星河,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这样的比喻,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乱石山的壮丽与神秘。
杜审言在这首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通过对乱石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种抒情方式使得《南海乱石山作》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文学作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杜审言的《南海乱石山作》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不仅成为唐诗中的佳作,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