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留赠

红铅湿尽半罗裙,洞府人间手欲分。
满面风流虽似玉,四年夫婿恰如云。
当春离恨杯长满,倚柱关情日渐曛。
为报眼波须稳当,五陵游宕莫知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宣州留赠》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律诗,出自他的文集《樊川文集》。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女子的深厚情感。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 诗歌原文
    红铅湿尽半罗裙,洞府人间手欲分。
    满面风流虽似玉,四年夫婿恰如云。
    当春离恨杯长满,倚柱关情日渐曛。
    为报眼波须稳当,五陵游宕莫知闻。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杜牧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情感深藏于景物之中,使整个诗歌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深深的思念。
  • 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情厚意,即使是离别也难掩内心的牵挂和不舍。
  • 艺术特色:全诗采用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不失华丽,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

《宣州留赠》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