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清溪

弄溪终日到黄昏,照数秋来白发根。
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州清溪》是唐朝诗人杜牧所作,而非《三国演义》中的文学作品。《池州清溪》是一首七言绝句,由杜牧创作于唐代。这首诗以其俊爽清丽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杜牧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池州清溪》:

  1. 作者简介:杜牧(约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西安)人。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与李商隐齐名。他曾任左补阙、膳部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官至中书舍人。杜牧的诗风格俊爽清丽,尤其擅长七言律诗和绝句,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被誉为“晚唐四杰”之一。他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清新自然,富有时代气息,深受后世喜爱。

  2. 诗词原文:《池州清溪》。弄溪终日到黄昏,照数秋来白发根。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3. 诗词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杜牧游览池州清溪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弄溪终日到黄昏”,表达了诗人整日游历清溪河边的情景,直到天色渐晚。次句“照数秋来白发根”,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因长时间游览而积累的岁月痕迹,白发如秋日的庄稼般生长。后两句“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则是说有谁能够帮助诗人去除这些岁月的痕迹呢?经过多次清洗,笔墨之中的尘垢似乎已经消失殆尽。整首诗通过对清溪河畔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景物的珍惜之情。

  4. 文学价值:《池州清溪》不仅体现了杜牧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杜牧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对于理解杜牧的诗歌创作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池州清溪》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其作者是杜牧,而非《三国演义》中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简短的诗作,可以窥见杜牧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