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瓘协律

广文遗韵留樗散,鸡犬图书共一船。
自说江湖不归事,阻风中酒过年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瓘协律》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西安)人,是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曾任多个官职,包括左补阙、膳部、比部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湖州刺史等,最终官至中书舍人。他的诗风独特,尤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郑瓘协律》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

  2. 诗篇原文
    广文遗韵留樗散,
    鸡犬图书共一船。
    自说江湖不归事,
    阻风中酒过年年。

  3. 诗意解析:杜牧在这首诗中提到了两个主要的人物——郑瓘和他自己。通过使用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中的诗句“郑公樗散鬓成丝”,杜牧暗示了郑瓘的不合世用,以及他游荡江湖,与自己的怀才不遇、傲兀不平相呼应。同时,诗中还描绘了他与图书同舟而居的情景,反映了他高标自许的生活态度和对淡泊名利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郑瓘对自己江湖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屑。整体来看,杜牧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观。

  4. 艺术特色:《郑瓘协律》不仅在形式上短小精悍,而且在内容上也富含深意。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象征意义,如“樗散”暗示了才华未得善用,“图书共一船”则形象地展示了郑瓘的生活状态。此外,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杜牧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的深厚功力和独特风格。

《郑瓘协律》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杜牧的诗歌创作特点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